每年秋冬季节干燥多风,森林火灾隐患陡增,尤其是在植被茂密、山势起伏的林区,一旦发生火情,后果不堪设想。在河南洛阳嵩县的木札岭,这片被誉为“中原绿肺”的原始森林,正面临着严峻的防火考验。然而,在这片静谧而广袤的林海深处,有一群默默无闻的身影——他们是来自本地社区和高校的志愿者,正用脚步丈量山林,用责任守护绿色家园。他们开展的森林防火巡逻行动,不仅是一次公益实践,更是一场关于生态责任的深刻诠释。
一、木札岭的生态价值不容忽视
1. 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
木札岭地处伏牛山脉腹地,总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,是河南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天然次生林之一。这里分布着超过1800种高等植物,栖息着包括金钱豹、红腹锦鸡在内的近百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。其生态系统完整,水源涵养能力强,是伊河上游的重要水源地,对区域气候调节和水土保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2. 面临的火灾风险日益加剧
随着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,极端天气频发,木札岭地区的干旱期延长,枯枝落叶堆积严重,极易引发山火。加之周边村庄农事用火、游客野炊等人为因素增多,防火形势尤为严峻。一旦发生大规模火灾,不仅会破坏数十年的生态积累,还可能威胁到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二、志愿者巡逻行动的启动与组织
1. 由社区发起的自发行动
2023年初,嵩县林业局联合当地环保组织“绿色伏牛”发起“木札岭护林计划”,号召居民和青年学生参与森林防火志愿工作。短短一个月内,报名人数突破300人,最终筛选出120名具备基本急救知识和野外经验的志愿者组成巡逻队。
2. 科学分工与系统培训
巡逻队被划分为6个小组,每组负责特定片区。所有成员均接受为期三天的专业培训,内容涵盖火情识别、灭火器材使用、应急逃生路线规划以及野外通讯设备操作。同时,每位志愿者配备定位手环和对讲机,确保在无信号区域也能实时联络指挥中心。
3. 巡逻机制常态化
自去年10月进入防火期以来,志愿者实行轮班制,每日分早中晚三班上山巡查,重点监控进山路口、坟地区域和旅游热点。每次巡逻需记录天气状况、植被湿度、人为活动痕迹等信息,并通过专用APP上传至县防火指挥平台,实现数据共享与快速响应。
三、生态责任的深层体现
1. 从“旁观者”到“守护者”的角色转变
许多志愿者原本只是普通村民或大学生,对生态保护的概念较为模糊。但通过亲身参与巡逻,他们逐渐意识到每一片树叶、每一寸土壤都承载着巨大的生态价值。一位来自嵩县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坦言:“以前觉得森林离我很远,现在每天走在这片林子里,才真正明白什么叫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’。”
2. 推动公众意识提升
除了实地巡逻,志愿者团队还承担起宣传任务。他们在进山口设立防火宣传点,发放双语(普通话与方言)宣传册,用真实案例讲解火灾危害。部分成员还拍摄短视频发布在抖音、快手等平台,以“第一视角”展示巡山日常,收获了数十万点赞,有效扩大了防火教育的覆盖面。
3. 构建长效生态保护机制
此次志愿行动并非一时之举。嵩县政府已将该项目纳入年度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,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立“志愿者+护林员+无人机”三位一体的立体防控体系。同时,拟设立“生态贡献积分”,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可兑换景区门票、公共交通优惠等福利,激励更多人长期参与。
四、守护绿色需要每个人的参与
森林是地球的肺,而防火则是守护这肺叶的第一道防线。在木札岭,志愿者们的每一次踏步、每一次喊话、每一次排查,都是对自然最真挚的敬意。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:生态责任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具体到每一个细节的坚持与付出。
我们或许无法每个人都走进深山巡逻,但可以从身边做起——不随意丢弃烟头,不在林区野炊,主动劝阻违规用火行为。每一个微小的选择,都在为生态安全添砖加瓦。
#不一样的早秋漫游季#
洛阳嵩县木札岭的这场防火行动,是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歌,也是一面镜子,映照出当代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切呼唤。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挺身而出,用行动诠释责任,我们的绿色未来,才真正值得期待。
如何选择合适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